随着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常住人口不断增长,新建学校编制需求问题逐步凸显,濮阳市委编办坚持多维发力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保障示范区新建学校用编需要。
一、优化学校布局,合理调整现有资源。推动示范区管委会综合考虑人口分布情况,调整优化学校布局结构,逐步撤销农村小规模学校,编制及教师调剂到新建学校使用,促进编制集约高效利用。近年来,已撤销8所农村小学,调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144名。
二、创新方式方法,统筹盘活编制资源。濮阳市因油建市,油田前线建有中小学,近几年随着油田体制改革,前线职工子女向总部回流,前线学校生源减少。按市委市政府要求,濮阳市委编办撤销油田前线学校,在编教师在市城区范围内统筹使用,其中3所油田前线学校,整建制接管3所示范区新建学校,132名在编教师在3所新学校开展教学工作。
三、严格落实编制标准,保障新建学校用编需求。每年对新建学校在校生情况进行摸排,并测算当年新招学生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统筹考虑学生总量,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预核编制,最大限度保障新学年开足开齐学科所需教师。同时强化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使用的效益评估和监督检查,治理教育管理机构及其他非教学单位挤占教职工编制、长期借调或借用中小学教职工现象。